泰禾资讯
联系我们
- 地址:南宁轨道交通大厦B座
- 邮编:530000
- 电话:0771-5771727
- 传真:0777-2825776
- E-mail:web.thaivor@thaivor.com
为全面总结集团公司2024年全年生产经营状况及2025年春运运营情况,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客运“三化”、客运“三融合”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,持续夯实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。2月28日,集团公司在柳州组织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会议暨春运总结分析会,会议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梁挺主持,集团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黄祖强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【总结分析】
会上,集团公司副总经理、客运运营总经理宁豪杰首先以详实的数据,全面通报了2024年客运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及2025年春运运营情况。
2024年,集团客运业务分化日趋明显:传统班线客运持续下滑,同比下降12.08%,业务占比缩减仅剩三成;与此同时,新兴业务增长迅速,同比增长达79.65%。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民众出行方式正朝着多元化、个性化方向转变。总体来看,2024年集团客运营收稳中有升,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。
2025年春运期间,钦州、柳州片区营收趋于稳定,未来需继续向新兴业务发力,挖掘营收新增长点;来宾片区营收下滑10.99%,主要受务工直通车、定制快线业务收入减少影响,需针对性补足短板;南宁片区校园直通车业务向主城区拓展遇阻,营收未达预期,需重点突破瓶颈,优化业务布局。
【学习领悟】
随后,梁挺主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。
再次深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后,黄祖强结合公司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,围绕如何应对挑战、推动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,分享了深刻见解。
他指出,此次会议释放出对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农业领域发展的坚定支持信号。作为传统道路运输企业,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,紧跟时代步伐,聚焦客运主业发展,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而非盲目转行跨界,以期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、赢得未来。一是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发展浪潮,推动数智化技术深度应用。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运营管理、服务优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切实提升运营效率、降低管理成本,为公司发展注入数智化新动能。二是要积极融入新能源领域发展,构建绿色出行生态体系。 全面布局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,加大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工具中的推广应用力度;同步推进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,完善配套服务体系;同时,要加大对新能源维修技术服务的投入与人才培养,为公司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。三是要抢抓新农业发展机遇,深度参与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。 要充分把握农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速流通的契机,积极参与农村客货邮业务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,为公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他提出,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强调的要毫不动摇地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,集中整治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等强化执法监督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等纾困政策举措,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。我们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,把握机遇,持续改善公司发展现状。
与此同时,总书记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提出了要厚植家国情怀、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、重视接班人培养、保持“爱拼会赢”精气神等重要论述。这与公司发展中倡导的“修心以明志、立德以树人、治企以精诚、平市场以格局”的文化内涵,以及弘扬“敢拼能赢不怕输”的斗争精神高度契合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立意高远、思想深邃、论述精辟、内涵丰富,我们要认真学习、深刻领悟其中核心要义,将其融入企业发展实践中,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念,强化责任担当,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【重要部署】
最后,在认真听取各级单位、部门相关负责人汇报发言后,黄祖强就公司当前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,并就公司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任务作了重要部署。
存在问题:
1.主业经营亏损严重。 新旧动能转换不畅,运营成本居高不下,主业盈利能力不足;
2.经营管理松散粗放。 成本管控不实不严,缺乏精细化管理,未能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;
3.安全生产形势严峻。 事故率与保险赔付率持续高位运行,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;
4.应收账款数额巨大。 资金回笼周期长、效率低,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,影响正常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;
5.资产销售效果不佳。 资产处置进度缓慢,实际成效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,未能有效释放资源价值;
6.新兴业务发展缓慢。 拓展力度不足,未能形成拉动整体效益增长的有力支撑点;
7.人力资源成本过高。 同比不降反增,与当前经济形势及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匹配,人力资源配置亟待优化。
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怎么看?怎么办?
黄祖强指出,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《集团公司2025年行政工作报告》的重要决策部署,围绕全面做好“六个必须坚持”,聚焦客运发展“十项重点任务”,高质量完成“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一、全力以赴推进客运“三化”、客运“三融合”业务发展,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。
一是要着力深耕客运班线公交化发展取得新突破。目前,班线公交化改造已基本实现基础目标,并进入提质增效的攻坚阶段,针对张黄至北海线、忻城至南宁线等市场潜力较大的关键线路,要持续发力、重点突破,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,增强发展后劲。
二是要着力推进客运业态定制化发展实现新跨越。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,科学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,以交通枢纽站点和省会城市为核心,精准对接高端商旅等目标客群,合理规划定制专线布局和运力资源配置。针对机场专线、高铁接驳等服务场景,重点培育九座定制线路,通过优化运营模式,完善客户服务机制,培育稳定的优质客源,全面提升定制客运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。
三是要着力推动客运服务平台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以数智化转型为驱动,深化"平台数智化、服务平台化"建设,培育平台经济新动能。打造集出行服务、商业运营、数据价值于一体的“出行+”服务生态系统,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出行服务新格局。
四是要着力推进“运游融合”创新发展激荡新气象。按照既定目标扎实推进运游融合业务发展,同时要紧抓研学经济发展机遇,精准布局研学旅游市场,积极争取泰禾国旅资质准入,同步拓展与优质研学机构的战略合作。创新融合发展模式,积极承接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活动服务,深度整合公司运力、酒店、游船等资源优势,打造特色鲜明的"运游"服务产品体系,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经营效益。
五是要着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。加快构建覆盖市区、县城、镇村的客货邮服务网络和融合发展服务体系。全面塑造“泰禾速递”的品牌新形象。
六是要着力推动站商融合发展厚植平台新势能。创新客运场站盈利模式,重视商业运营质量、强化营销推广效能、提升资产运营价值,形成“以站促商,以商养站”的良好发展局面。
二、坚定不移推进客运班线股份合作经营和收益分享机制改革。优先引导实施股份合作经营模式,同步与驾驶员进行收益分享。对于不具备股份合作的条件的线路,要按照收益分享模式进行管理。坚持边推行边完善原则,最大限度释放管理主体创造潜能、激发创造活力,形成共创共担、共赢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三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资产运营收益。重点抓好资产租赁管理,提高资产出租率和收益率;加快闲置资产盘活,提升资产运营效率;推进低效资产处置,科学制定大宗资产整体规划,避免短期租赁行为影响资产长期价值;强化资产销售考核管理,创新营销模式,加快资产周转变现。
四、持续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。建立严格考核机制,强化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效能,建立与薪酬分配强关联的闭环管理机制;强化考核刚性应用,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岗位工资核算、风险年薪兑现同步挂钩。
五、一以贯之深化人力资源改革。做好人力资源优化“加减法”,严格执行“有进有出、出二进一”的编制管理原则,严控员工总量。同时要打破常规思维,结合“三权”放管服举措,根据单位业务发展需要,自主优化机构设置和岗位配置,通过岗位包干、一岗多能等灵活用工方式,辅以数智化管理手段,切实提高管理效率,有效降低用工成本,确保用两年时间高效完成既定人力资源优化目标。
六、不折不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,强化意识,提高“平安泰禾”更高水平建设能力,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七、综合施策有效降低公司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。通过提升生产经营造血能力、加速资产处置变现、优化置换流贷等多措并举,以期通过3-5年时间的努力,实现资产负债结构根本性改善,切实缓解公司资金压力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构筑稳健财务基础。
结语:说一千道一万,两横一竖就是干;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生产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,若无根本,“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”。困难并不可惧,关键在于能否以智慧和勇气找到破局之策。我们公司素来有改革创新的优秀基因,始终走在行业发展前沿。未来三至五年,是公司能否步入良性循环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唯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,加速转型升级,以恒心办恒业,方能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行稳致远、基业长青,续写辉煌篇章。
集团总部各部门、二级公司和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60余人参加会议并作汇报发言。